為什麼民國的許多大家大都出身豪門?

為什麼民國的許多大家大都出身豪門?靈石蘊2020-09-12 21:34:39

不僅民國如此,封建三千年歷史中,也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讀書習字費錢費力,一般家庭支撐不了那麼大的開銷。當然,放古代,開銷也不算大,但是讀書習字還要花時間精力,以古代生產力水平,把時間精力花讀書上去,哪裡還能再打理田地?

為什麼民國的許多大家大都出身豪門?

田地一塊,這麼說吧,家裡的吃穿日用全都在田地裡產出,而古代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呢?畝產一石就是良田了,一石當一百斤吧。這一百斤還要扣除30斤稅錢,十斤種子,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一畝地可支配60斤

一個人一年吃飯,大約要吃掉300斤,一個人就需要5畝地,一家四口(爹媽妹妹自己)人要20畝。二十畝地,犁耕、播種、灌溉、除草、收割、倉儲,一個人能忙過來麼?即便四口人一起上,也是勉強忙過來,如此,如何再抽調一男丁讀書?

為什麼民國的許多大家大都出身豪門?

或許有人說農忙時很忙,農閒時不就能讀書了嘛?在古代,哪有農閒時啊,種地打糧食,也不過餬口而已,除了餬口,還要穿衣、看病、還債、徭役等,也是要花費的,這些閒的時候得去幫工做活……

這麼解釋,明白了吧,家庭不殷實,如何讀書呢?家庭不豪,如何去遊學拜訪名師?古代所謂的寒門子弟,大部分不是普通種地百姓,而是士族偏房……

為什麼民國的許多大家大都出身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