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煮酒君2017-08-21 23:02:20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

受吳承恩《西遊記》及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的影響,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就算放到世界範圍內,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因受藝術作品的侷限影響,大多數人所知的僅為神話故事中的玄奘。歷史上真實的玄奘與神話還是有著很大的分別。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史料記載,對比《西遊記》原著小說,對這位曠古絕今的高僧生平進行淺顯的瞭解。

《西遊記》講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的故事,與史實與著本質的區別。區別首先體現在玄奘的出身上。歷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陳褘,祖籍陳留(今屬河南開封一帶)。陳褘高祖陳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陳欽,曾任北魏上黨太守、徵東將軍,爵位南陽郡開國公;祖父陳康,最風光時任北齊禮部侍郎;父陳慧,做過陳留、江陵縣令——祖上門楣可謂風光至極。玄奘幼年失去雙親,隨其二哥到洛陽淨土寺出家,十三歲時得到大理寺卿鄭善果的器重,被破格錄用。小說中的玄奘出身由來,相信大家在熒幕之上已經“複習”過很多次,此處不再贅述。

區別之二,在於取經的目的。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

《西遊記》描繪的西天取經,一則是如來傳經,二則是破滅唐帝心魔,可說唐僧前往西天,一來是為帝王分憂,二來謀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實在是一個傳經、取經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長生不老則更像是一個逆向的奪寶冒險故事,齊天大聖等強力打手的加盟,則更豐厚了小說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實已經完全背離了歷史的路子。歷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經,是周遊天下,遍尋名僧以求師,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學經典上的求索之路,“遺教東流,六百餘祀,……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爭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為了解決中土佛教存疑、爭議而行進。小說中唐僧西行,實是諸方推動的結果,有觀音點化,佛祖鼓勵,有皇帝需求,而歷史上玄奘西行,則完全是個人自覺的行為,兩相對比,小說中唐僧雖是善行代表,卻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從返程來看,小說中的唐僧已經走上人生巔峰,肉身成佛,迴歸東土輕而易舉,回國之際甚至有皇帝前來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卻要比西行還要困難了許多,至少他帶回來的經書,不是沒有重量的。

歷史上的唐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

自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起返程,再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前後共達十九年。奔波勞碌,已經使得玄奘在身體素質上大為下降。

公元664年,玄奘僅因摔了一跤,雖是極輕微的擦傷,卻僅六日便與世長辭,與小說實是完全相反的結局。

玄奘在迴歸長安後至其辭世前夕,前後長達十九年都投身於佛經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