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人與動物都有異性,自我繁殖的進化不是更符合或利於生物體壯大種群嗎?

無論人與動物都有異性,自我繁殖的進化不是更符合或利於生物體壯大種群嗎?投身三農的劉先生2019-04-19 11:28:04

因為種群才是進化的基本單位,同一種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個基因庫。對種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數量變化與種內關係,種間關係的內容已屬於生物群落的研究範疇。

數學模型

種群中一些簡單的、具有典型性的動態變化可以用數學模型衡量,常見的有兩種

指數增長(“J”型增長)

指數增長模型的提出者是著名人口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T。Maithus),他認為種群數量的增長不是簡單的相加關係,而是成倍地增長;後來,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R。Darwin)透過對大象種群的研究再次確認了這一增長模式[3] 。這種客觀存在的增長模式表明,所有種群都有爆炸式增長的能力[1] 。

指數增長的函式式是指數方程,變數為時間t,常數為種群密度增長的倍數。這一增長模式沒有上限,完全的指數增長只存在於沒有天敵、食物與空間絕對充足(以至於沒有種內鬥爭)的理想情況,實際生活中,培養皿中剛接種的細菌、入侵生物(例如鳳眼蓮)、藍藻爆發時,種群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進行指數增長,隨後則趨於穩定或大量死亡。

邏輯斯蒂增長(“S”型增長)主條目:邏輯斯蒂增長模型

指數增長是一種過於理想的情況,許多生物在指數增長一段時間後,數量會維持穩定,這可以用另一個數學模型進行描述。

例項:俄羅斯生態學家G。W。高斯(G。W。Gaose)曾進行試驗,在0。5ml培養液中放入5個大草履蟲,每24h統計一次該種群的種群密度,結果見右圖,由圖可知,大草履蟲在進行了快速的增長後,穩定在75只(K值)這個數量上。

邏輯斯蒂增長模型能更好地指導人為的種群調節。

環境容納量(carrying capacity)

進行邏輯斯蒂增長的種群在數量上,存在一個上限,這個上限就被稱為環境容納量,簡記“K值”,代表在環境在不受到破壞的情況下對該種群最大承載量,或該種群在該環境的最大數量。一個種群在種群密度為K/2時,增長率最快,這可以指導經濟生物的採集,讓種群密度始終控制在K/2的範圍內,“多餘”的進行採集,可以讓經濟生物保持最快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