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馬踏飛燕”會改名字嗎?

青銅器“馬踏飛燕”會改名字嗎?道心惟微允執厥中2018-06-09 13:18:41

這件把天馬行空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青銅雕像,是上世紀60年代末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古墓的精品文物。1983年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確定選用這尊“馬超龍雀”銅像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

然而,這個聲名赫赫的中國旅遊標誌,長期以來卻為一個名字所擾。“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天馬”“飛馬”“銅鷫鸘馬”……這個極其重要的標誌物的稱謂被雜亂混用,甚至錯誤稱名。文物部門多用“銅奔馬”,旅遊部門一般沿用社會慣用的“馬踏飛燕”稱謂,當年官方檔案確定的“馬超龍雀”的標準說法反而難覓蹤影。

最早提出“馬超龍雀”稱名的文化學者牛龍菲表示,他根據西漢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龍雀蟠蜿”的文獻資料,將其命名為“超越風神龍雀之行空天馬”,簡稱“天馬龍雀”或“馬超龍雀”,意為行空天馬漫步神遊星漢銀河,風神龍雀蟠蜿蜷曲回首驚視。 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國美術辭典》裡,收錄了“馬超龍雀”主詞條,釋文稱“後經考證,所謂飛燕並非燕子,乃古代傳說中的‘龍雀’,馬亦非凡馬,而是神馬,即‘天馬’”。 起初提出“馬踏飛燕”“奔馬”稱名的考古界人士,之後對命名進行了修正。例如1982年第2期《考古與文物》發表的論文《雷臺東漢墓的車馬組合和墓主人初探》中,作者初師賓、張朋川專門在“附註4”中說明:“雷臺銅奔馬問世後,最初稱‘馬踏飛燕’,後經筆者改訂為‘奔馬’。但其步法為同側二足一齊進退,兩側交替,馴馬術稱之為‘對側步’,與通常所謂‘飛奔’不同。稱‘奔’不甚確切。” 牛龍菲說,此無翼而飛的行空天馬以及中國神話中的嫦娥、飛天,有別於西方神話中的有翼天使、有翼飛馬,不必撲打雙翼,即可隨心所欲遨遊天際,完美體現了莊子“逍遙遊”的理想,是一種高度自由的、超越一切外在束縛的境界。 重要意義 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教授把多勳表示,作為中國旅遊標誌,“馬超龍雀”是規範定義,寓意著中國旅遊騰飛、跨越和超越發展之義,對中國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還象徵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國文化在當代全球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體量和位置。

不少專家學者在內的有識之士提出,雜亂不一的稱謂不利於文化的精準傳播,也不能確切表達其中蘊含的中國旅遊標誌的意味,權威機構應對此做出權威規範說明,以推動文化業和旅遊業的融合共進,大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青銅器“馬踏飛燕”會改名字嗎?最美還是藝術史2018-11-28 21:49:37

之前有“司母戊鼎”改名“後母戊鼎”,雖然很多人不習慣,但中國國家博物館都改了,相信慢慢地人們也就都跟著改了。即使個別學者們仍持保留態度,但從長遠來看,“後母戊”是被正名了的。

青銅器“馬踏飛燕”會改名字嗎?

“馬踏飛燕”的情況與之不同,因為前者有銘文,是可以進行論證的,而“馬踏飛燕”沒有銘文,況且這“鳥”的刻畫並不是很精緻,很難透過形象特徵進行型別判斷。

“馬超龍雀”的提法也只是從西漢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龍雀蟠蜿”的文獻資料斷章取義偶得之。難不成將來發現新的資料,就又來一次更名?若要真論求實的精神,誰又見過“龍雀”的影象記載?又是否該研究研究馬的品種與公母?

青銅器“馬踏飛燕”會改名字嗎?

個人倒是覺得“馬踏飛燕”很形象、很接地氣,“龍雀”難免引起歧義,很多在民間廣泛流傳的說法沒必要都要改成一個官方口徑,去爭個“對”與“不對”。況且古代早期留存下來的文物多沒有名字,都是當代學者起的,馬踏飛燕也好,馬超龍雀也好,無非是想表達一種天馬行空的超然境界。

以漢代的工藝和造型技術,以準確的造型做只鳥還是能做到的,只不過重點在於祥瑞的“天馬”,而非作為襯托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