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jianchi2019-04-14 12:27:16

西漢是怎麼擊敗匈奴?

一是經文景之治後國富民強,財力雄厚,有了對匈奴用兵的物質基礎。

第二對匈奴有了深入的瞭解。

匈奴屬於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有戰事時匈奴王下令,傳令快騎嘵喻各部,每戶出馬出丁,立刻就能結集起一支龎大的軍隊,無戰事時,兵丁歸戶各牧牛羊,是典型的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沒有常備軍隊的遊牧民族。

而放牧需要,匈奴各部分散在廣闊無垠的大漠之中,方圓百里只有幾十戶牧民,加之沒有發達的通訊系統,匈奴人很難在和平時期應對突發事件。

西漢前期的皇帝只看到了匈奴兵的驍勇善戰,卻不瞭解匈奴地廣人稀的弱點,所以走了和親的道路,雙方罷兵,免於邊境遭匈奴襲擾。

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卻對匈奴的弱點看的非常清楚,果斷對匈奴用兵,衛青、霍去病率兵直插匈奴腹地,措手不及的匈奴根本來不及大規模集結軍隊,只能各部牧民自發迎敵,當然不是漢朝大軍的對手,被殺的狼奔豕突,只能狼狽的逃往西方,越過烏拉爾山進入歐洲。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冷兵器研究所2019-04-18 16:52:22

謝謝邀請啊!

就如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曾說:“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西漢帝國要擊敗以天子驕子自稱,控弦數十萬的匈奴帝國,必然要有自己突出的優勢和基礎。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簡單總結一下,漢帝國擊敗匈奴帝國有三大物質基礎,鋼鐵、弩和戰馬。

鋼鐵和弩是中原王朝傳統的優勢所在。

其實這個優勢,漢初名臣晁錯在他的《言兵事疏》一文中,對於漢軍將士和匈奴戰士的優劣做出過系統的總結與評論。其中,就有漢軍強弩的射程與威力,遠超過匈奴的弓箭。漢軍戰士身穿鐵鎧,手持鋒利的兵器,也是匈奴人抵擋不住的。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咱們首先說弩。

弩一向被視作中原王朝的利器,西北漢代邊塞遺址出土的大量簡牘文書,以及漢帝國首都長安城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出土的眾多刻字骨籤,提供了大量關於漢帝國弩強度和射程的寶貴資料。

漢代用來衡量“弓力”、“弩力”是“石”(dan)。石作為重量單位時,一石為四鈞,一鈞為三十斤。根據出土文物顯示,漢代一斤大約250克,一石大約相當於三十公斤。

根據簡牘和刻字骨籤的顯示,當時漢代弩共有十八個登記。從一石到十五石,還有二十石,三十石,四十石。一般來說一到十石的弩都是單兵弩。一石和兩石是僅靠手臂就能拉開的臂張弩,三石以上屬於強弩,需要用腳或腰部幫助上弦的蹶張弩和腰引弩。十石到十二石弩也有單兵弩,這種弩被稱為“大黃”。不過這種單兵最強弩,需要最強壯的戰士才能拉開。再往上就是需要絞車來張弦的弩炮了。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漢代弩的射程,在西北漢簡中能夠見到7條材料:力五石二十九斤射百八十步、力四石四十二斤射百八十五步、射百一十六步、力四石射二百、射百五十步、五石具弩射百二十步、三石具弩射百二十步。

而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出土的刻字骨籤所記載的強弩甚至弩炮,射程都在三百步以上,最遠者達到了四百步。

步是中國古代常用的距離單位,一般是一個成年男子兩跨步的距,即“兩跨為一步”。漢代規定一步為六尺,換算成現代單位大約為1。5米左右。由此可見,一石和兩石的普通弩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三石到六石的強弩射程在170米到270米之間;弩炮甚至能達到四百步,也就是560米。

漢帝國非常重視弩的威力、射程和命中率。比如晁錯在《言兵事疏》說:“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鏃同。”因此,漢軍經常進行弩射考核。感覺漢簡記載,弩射距離是一百二十步(170米),每個戰士發十二支弩矢,射中靶子六矢,才算合格。如果超出將有獎勵,如果不到,將被處罰。

此外,漢軍喜歡用“大黃”或弩炮進行狙擊作戰,遠距離擊殺匈奴的指揮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名將李廣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幾百裡,結果被匈奴左賢王率四萬騎兵重重圍困。在這危急時刻,李廣前出陣列,用大黃弩,連續狙殺匈奴指揮官,打斷了匈奴的指揮鏈,這才抵禦住匈奴的猛攻。

因此在實戰中,匈奴騎兵在300米的距離上,已經開始變得不安全。前進到170米,就開始遭受強弩的打擊,有很大的機率被命中。匈奴人要想衝擊到幾十米,能使用弓箭作戰的距離,就需要很強的運氣,付出相當的傷亡。但付出這些之後,面對漢軍的步兵弩射,匈奴的騎射手射程、殺傷力、防護性和精度上被完全壓制。

美國學者阿徹·瓊斯在他的《西方戰爭藝術》一書中這麼記述:“乘馬弓箭手與徒步弓箭手相比,具有更多的顯著不利條件。徒步弓箭手不必分神而集中精力於射箭,這使得他們擁有更快的發射速度和命中率。徒步弓箭手還可以使用重量較輕的盾牌保護自己。馬匹還是一個巨大而脆弱的目標。”這也就是晁錯所說的:“漢軍強弩的射程與威力,遠超過匈奴的弓箭。使用強弩的漢軍萬箭齊發,匈奴的皮甲與木盾根本抵擋不住。”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其次就是鋼鐵。中國境內已經發現了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冶鐵遺址,並出土了很多的冶鐵製品。到了戰國時代,鐵質兵器大量出現。1965年,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中,就出現了大量的鐵質兵器和防護裝備。齊國臨淄古城中也有大量的冶鐵遺址。到了秦漢時代,中國人的鋼鐵技術進入了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秦漢時代光鐵犁出土量就比戰國時期多了五倍。

漢代更是鋼鐵兵器普及的時代,在中國盛行了一千多年的青銅兵器,退出了歷史舞臺。比鋼鐵兵器普及更為重要的是,漢代鋼鐵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就是著名的炒鋼法。可以概括為:生鐵→炒煉成鋼→鍛造→淬火

這種新技術的秘訣其實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攪拌”。“炒鋼”,也就是把生鐵加熱到熔化或基本熔化,在熔池中加以攪拌(古人稱之為“炒”),藉助空氣中的氧把生鐵所含的碳給氧化掉,從而成為鋼。“炒鋼”技術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鋼的產量和成品率問題,軍隊對於鋼鐵武器在質量和數量的雙重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1993年,在江蘇連雲港市所轄東海縣尹灣村發現的漢墓中出土了一批簡牘文書,內有一件《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是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武庫所藏武器裝備的統計報告。其中長矛類格鬥兵器五十多萬柄,劍九萬九千九百零五把,刀十五萬六千一百三十五把,鐵甲六萬三千三百二十四套。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冶金技術與軍備技術的進步,不光帶來了數量上的優勢,更帶來了質量上的優勢。根據出土文物的顯示,漢代武備已經掌握了透過區域性淬火、表面滲碳等工藝,讓武器的刃部更鋒利。漢代還掌握了非常先進的貼鋼工藝。就是在一塊作為刀身的低碳鋼上鍛焊上一塊高碳鋼作為刀刃。這樣就能保證整件武器剛柔相濟,以擁有更好的效能。

更為關鍵的是漢代大範圍採用“百湅”技術,也就是被現在人常誤讀的“百鍊”。“百鍊(湅)”是透過反覆鍛打,鋼材的組織緻密、結構均勻,剛性增強,並形成層疊式的複合結構,使得整個武器的綜合機械效能更為精良。

所以晁錯在他的《言兵事疏》一文中,指出,漢軍戰士身穿鐵鎧,手持鋒利的兵器,在弓弩的掩護下,排成陣列奮勇前進,匈奴的戰士根本抵擋不住。

最後則是戰馬。

裝備強弩、鋼鐵兵器和鎧甲的漢軍戰士不怕跟匈奴人面對面的正面對抗。

但問題是匈奴人又不傻,沒必要跟你正面對抗。人家憑藉騎射玩打帶跑,你兩條腿追不上四條腿,就算有強弩、鋼刀、鐵甲也沒用。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晁錯對此也有評價:匈奴人的優勢是攀山跨澗,馳騁騎射,風餐露宿,忍受飢渴,堅韌頑強。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匈奴人有大量的馬匹。

所以漢帝國要想擊敗匈奴人,自然也需要能追得上匈奴人的馬匹。因此,當漢武帝時代,帝國邊境上的三十六個軍馬場,為帝國提供了將近四十萬匹軍馬時,漢帝國才正式拉來了反擊大幕,並最終擊敗了匈奴人。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沂藍書院趙月光2018-12-03 22:16:56

一個政治穩定,經濟民生長達半個世紀,穩健發展的大一統中原王朝,遇上一個有著雄圖四方極具野心的漢武帝,加上游牧民族匈奴人本身具有的問題。勝利也就顯得那麼的理所當然。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1,國之力的比拼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西漢。西漢早期經過連年戰亂,民生早已脆弱不堪,統治者吸取秦亡經驗,推崇黃老道家,輕徭役,重民生,與民休息。在經過了長達70年的休養生息,迎來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史記·平準書》中記載說:“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由此可見,在長達70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西漢國力早已今非昔比。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2,一代雄主漢武帝

對於漢武帝其人,歷史的評價各有各的標準。但不能否認的是在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的疆域擴長近乎一倍,北擊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逾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

無怪乎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夏增佑先生曾說,“武帝時為中國極強之世,故古今稱雄主者,曰秦皇漢武”,他還說,歷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漢高祖劉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漢武帝。所謂百代之帝王是說他的歷史貢獻與歷史影響並沒有因為他的朝代結束而結束,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延續到此後很多代。

漢武帝時期對於匈奴的戰爭,一直持續了39年之久。期間沒有和親,也沒有任何的停戰協議。只有長期的保持戰爭狀態,戰爭的比拼互相耗費的其實是國力比拼。

在這種情況下。匈奴人原來政治結構簡單而多元的部落聯盟,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最終在以漢朝名將霍去病為代表的強硬軍事攻擊的情況下,逼得以渾邪王為首的一部分匈奴人南降。

霍去病又以漠北大捷,封狼居胥,徹底打垮北匈奴。逼得剩餘的一部分匈奴人不得不遠遁漠北。有詩為證《匈奴民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3,匈奴本身的問題

匈奴是由遊牧部落聯盟組成的軍事集團,雖說是由單于世襲,但對於其軍事集團內部,往往都是垂直性的簡單管理,導致其並不能完全凝聚起部落聯盟力量。對於左右賢王等軍事首領部落首長,也缺少足夠的制衡。

若是對陣的是混亂的中原王朝,甚至是一個無能的君主統領下的王朝,那麼匈奴人的戰鬥力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絕對是噩夢。但遊牧民族強也就只能強一波,往往不過幾代,他們也就衰落下去。

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再加上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匈奴人所遠遠無法對抗的。在國力上的比拼,財力物力上的比拼他們就已經輸了。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本文由沂藍書院流雲原創,如果覺得有點意思,敬請點一下關注並點贊。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勝馬笀鞋2019-04-14 19:54:02

漢朝用什麼擊敗的匈奴?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問得不夠仔細,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漢朝擊敗匈奴,並不是靠某一種器械,或者某一種兵器,也不是靠某一個將領,更不是靠某一批軍隊。

漢朝之所以能屢次擊敗匈奴,實際上是綜合了很多因素。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我這裡總結的因素大致有三個。

一,匈奴內部不團結

二,西域諸國的幫助

三,漢朝將領有勇有謀,軍隊素質很高

我們先說第一個,匈奴內部不團結的問題。

漢朝的時候,人們雖然把北方的少數民族都統稱為匈奴,但實際上,匈奴也分為了好幾個部分,匈奴左賢王廷,匈奴右賢王廷,匈奴單于王庭。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這三個王廷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經常你打我我打你,他們之間的內鬥,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他們的力量。

而且在劫掠中原的行動上,因為各自所處的地域不同,這三個王廷的路線和時間也不是一致的,因為路線不一致,就直接導致了匈奴總體力量的分化。

如果匈奴這三個王廷全部團結起來,戰鬥力起碼要增加好幾倍,漢朝要贏,不是那麼容易。

除了匈奴自身不團結,第二個原因便是漢朝每次攻打匈奴的時候,都得到了西域諸國的幫助。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當時西域的國家有很多,樓蘭,大宛,月氏(至),烏桓,烏孫,烏揭,丁零等等等等。

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闢,這些國家和漢朝互通有無,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匈奴所處的位置,和這些國家都捱得很近,在匈奴人眼裡,漢朝雖然富得流油,但是並不好搶,防禦力太強,柿子要挑軟的捏,搶不了漢朝,他們便將目標放在了這些小國的身上。

動不動就欺負他們,讓他們稱臣納貢。

這些小國家被欺負得久了,日子過得苦不堪言,時刻盼望著漢朝這老大哥能出兵幫他們一把。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漢朝每次出兵的時候,他們都瞅準了機會,與漢朝的軍隊聯合,共同打擊匈奴。

因為漢朝距離匈奴很遠,每次出征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運糧草都得運很多,所以漢朝也希望能得到西域諸國的幫助,讓他們湊點人手,也不要多,湊個三五萬就行。

然後沿途再準備一些糧草作為漢朝軍隊的補給,這樣可以減小漢朝廷的負擔,當然,對於那些長期被匈奴欺負的小國,這些事情,他們是很願意做的。

因為有西域諸國兵馬援助,沿途也有糧草補給,所以大漢西征匈奴才能帶著那麼多人走那麼遠,若是沒有這些國家的幫助,漢朝想要擊敗匈奴,還真不容易,畢竟幾十萬軍隊的糧草供給,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漢朝軍隊有著極高的素質,而且將領大多都謀略過人。

先說說漢朝的將領,漢朝有那些名將呢?多的不說,就說幾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首先是官拜大司馬的長平侯衛青,然後冠軍侯霍去病,飛將軍李廣,以及說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等豪言壯語的關內侯陳湯。

這些人的謀略和膽識,以及勇猛,那都是流傳了千古的,說起來滔滔不絕,這裡就不細說了。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人,那就是周亞夫,為什麼說周亞夫不得不說呢,因為他的存在,可以直接見證漢朝軍隊的素質。

細柳大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

漢文帝的時候,匈奴入侵邊關,時任河內郡守的周亞夫被封為將軍,駐紮在細柳,以防禦匈奴。

有一次漢文帝去慰勞軍隊,前兩個去的軍營他都可以直接進入,但是到了細柳大營,他的車輦卻被攔在外頭,而且營中將士各個披堅持銳,刀出鞘,箭上弦,拉滿弓,持戰備狀態。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這讓漢文帝很生氣,隨行的人說這是天子御輦,讓守門的將士放行。

守門將士不放,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

細柳大營的典故從此而來,這個典故中可以直接看出周亞夫治軍非常嚴謹,也能看出當時細柳營中的軍隊都有著很高的軍事素質。

但凡名將,統統都治軍嚴謹,而往往就是治軍嚴謹的將領,手下才能培養出素質極高的軍隊。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軍隊素質高,將領有謀略,還有西域國家的幫助,以及匈奴內部的不和諧因素。

綜合以上這些,現在你該知道漢朝為何能屢次打敗匈奴了吧?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很傾城2019-04-14 23:10:25

我是一名熱愛歷史文化的小青年,歡迎大家來和我交流。

西漢用什麼來擊敗匈奴的,毫無疑問是國家的整體實力。下面我簡單的說說,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補充。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漢初,高祖劉邦出兵,北擊匈奴結果被圍在了白登山。後來的皇帝認識到漢匈之間的視力差距。採取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方法,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農耕,降低賦稅,經過70年左右的發展,已經扭轉了秦末百姓四處流浪,無地可種的局面,人口基數也大大提升了。另外,漢初漢王朝認識到實力的差距之後,只得忍辱負重實行了“和親”政策,即使被奪河套地區也只能忍氣吞聲。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漢景帝時期,透過平定國內七個諸侯叛亂,把地方上的一部分權利,財富收歸國有,使得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漢王朝的財富已經達到了“新穀子壓著陳穀子,穿銅錢的繩子都爛了”的情況。在此基礎上一代雄主漢武帝登基稱帝,他是一個擁有著雄心的人,加上國家實力已經雄厚,早就有了對匈奴作戰的想法,為老祖宗洗刷恥辱,因是即位之初,自己根基不穩加上國內各路諸侯還有相當是實力,並沒有一開始急於求成,而是採取各項安國治民的措施,推行“推恩令”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同時派出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受匈奴壓迫的國家,結成同盟。

經過前期發展進行戰爭準備,經濟力量也遠超匈奴,後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選拔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另外和西域國家烏孫等聯盟,採取遠端奔襲,各個擊破的方針,先後取得了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戰爭勝利的基礎。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後在漢宣帝時期,宣帝採取遠交近攻等一系列措施,加上經濟力量輔助,遷徙人口屯田戍邊。在宣帝時期解決了匈奴之患,在這一時期漢朝處於絕對的強勢局面。當然在東漢時期匈奴反漢實力再次興起,後來還是被漢朝平定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見解,不足之處請大家補充。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大家我交流,我會給他大家帶來更多的歷史趣事。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使用者傑2019-06-20 16:54:17

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指突厥,蒙古等民族,春秋戰國指秦,趙,燕各國北邊,三個國家那時便築城阻敵。漢武帝雄才大略,當時國力強盛,有霍去病,衛青等武將勇謀善戰。決定清除邊患保家衛國,三次大規模用兵進攻匈奴,使得匈奴四分五裂,為東漢滅匈奴打下勝利基礎。到東漢光武時,匈奴請求內附,隨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南部逐漸漢化。公元91年漢軍徹底擊敗北匈奴,北匈奴遠走它方不知所終。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地主家的傻土鱉2019-06-20 15:59:05

第一、匈奴危局

自西漢末年發生五單于爭立事件之後,匈奴內部的單于王權發生了動搖。隨著匈奴與漢朝戰爭的經年累月,匈奴在掠奪財物、人口的同時,自身的遊牧經濟逐漸向奴隸制經濟轉化,階級分化日漸明顯。原本作為部落盟長的單于開始向君主過渡,權力的爭鬥日漸激烈,內部矛盾最初是由單于為傳位己子,廢左賢王合法繼承人為引爆點展開的,單于母閼氏代表的匈奴外戚勢力同樣糾纏於內部權力爭鬥中,這也就加劇了匈奴上層的權力鬥爭。

西漢末年呼韓邪單于南遷之事,便標誌著匈奴各地區權力集團的鬥爭區域表面化,龐大的遊牧帝國因為頻繁的單于替換導致了正統權力信仰的淪喪,草原上匈奴人的力量開始分化淪喪。

第二、外患之虞

兩漢之交,匈奴遭到了連年的早蝗災害,赤地數千裡,人畜死亡無數,實力大減。遊牧民族的力量較之農耕民族更為不穩定,大量的畜產品損失對於匈奴人而言是致命的。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 年),匈奴南邊八部擁立日遂王比為單于。南單于比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率部眾四、五萬人歸附東漢,東漢政府將他們安置在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等邊郡,助漢守邊。

匈奴自此兩分,居於漠北的匈奴的力量進一步減弱,原受其壓迫的北面的丁零、東面的鮮卑與烏桓、西方的西域各族紛紛趁機對匈奴人進行反擊,漠北草原瞬間成為眾矢之的。

第三、東漢的大戰略

東漢政府對漠北匈奴的危局認識十分準確,清楚此時是解決匈奴邊患的絕好時機。東漢政府不僅大發邊軍,並且充分利用少數民族的部族力量,在戰鬥中聯合南匈奴、盧水羌胡、烏桓、鮮卑共同作戰。東漢對匈奴的三次大戰役中(天山之戰、稽洛山之戰、金微山之戰),羌族、烏桓與南匈奴人的數量都在萬人規模以上,這些少數民族將領或者獨立作戰,或者在漢軍將領監護之下作戰,與東漢正規軍相輔相成,幾乎在所有戰役中取得了全勝的戰績。

另外,東漢軍隊在大戰略的部署上較之西漢更勝一籌,戰役初始階段便佔領伊吾,斬斷匈奴右臂,隨後利用對漠北草原十分熟悉的匈奴人作為嚮導,精準打擊北匈奴單于的聚居地,一改西漢軍隊常常遠征無所獲的尷尬局面,時常可以將匈奴主力一鍋端,如私渠比鞮海(今蒙古烏布蘇泊)一役,斬殺名王以下1。3 萬人,獲牲畜百萬餘頭。北匈奴81部,共 20 萬人投降。竇憲、耿秉一直北進到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出塞3000 餘里,完成了勒石記功的壯舉。

除此之外,東漢軍隊具有明顯的戰略驅趕意圖,力圖迫使匈奴向西遷徙,而非逃入南西伯利亞的漠北深處,這使得匈奴喪失了東山再起的歸屬地,只能如喪家之犬般倉皇西逃。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歷史趣聞請點我2019-04-14 15:32:45

西漢在漢武帝之前,漢朝儘管在文景之治時期國力大為恢復,但是對匈奴採取的仍然是和親政策,漢武帝透過文景之治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馬匹,漢武帝上臺後利用這些資源整合國家的軍事,透過騎兵對騎兵的策略,任用了衛青和霍去病這兩位不世的名將為帥,才能北驅匈奴。然後到了漢宣帝時代,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明君,漢宣帝。這位帝王透過各種手段分裂了匈奴,一部分驅逐一部分拉攏,徹底解決了匈奴的問題。

從公元前133年的誘敵戰開始,漢朝天威所至,匈奴望風而逃。而且在漢武帝之前,儒家學說影響很大但是卻被黃老學說擠佔了朝廷大位,原因是漢朝需要修養生息。自漢武帝開始,為了推行有利與中央集權措施和彪悍的民風,開始推行儒家學說。

漢武帝即位之初(前122年),諸侯王勢力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到了新的地步,其中勢力最大的淮南王劉安欲起兵反叛,少年天子當機立斷,派出中央特是將陰謀扼殺於搖籃之中,並逼迫劉安自殺。一個皇帝最大的英雄氣概莫過於身為帝王而能主動反省自己了。公元前89年,漢武帝拒絕了派遣士兵屯兵輪臺以東,介意威懾西域的建議,並藉此機會頒佈了著名的《罷輪臺屯田詔》的罪己詔書,公開承認自己窮兵黷武有錯,並從此息兵務農。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歷史神秘人2018-12-21 15:35:05

漢朝橫掃匈奴那是從漢武帝開始的,漢初時漢朝那可是被匈奴壓著打啊,結果到了漢武帝時,漢武帝把匈奴打的哭爹喊孃的,怎麼慘怎麼來啊,把匈奴給趕到了歐洲去了。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橫掃匈奴,既有實力的原因也有黑科技的幫助啊!

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奮鬥,到了漢武帝時,漢朝終於國富民強了,社會發展的很快,漢武帝決定對匈奴開戰,好報仇雪恨。漢武帝那是撿了前幾代皇帝的便宜,到他手裡,漢朝的國庫堆積的銅錢成山,糧食也大面積豐收,儲存的糧食都發黴了,這麼有錢有糧,不打匈奴才怪呢,以前沒實力忍氣吞聲,現在有實力那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當然漢武帝還缺戰馬,畢竟匈奴不缺馬啊,沒有馬就沒有騎兵,有騎兵才能以硬對硬打匈奴啊!漢武帝鼓勵民眾養馬,政府也給養馬的人補貼,漢朝那麼多人,如果每戶都養一匹馬,那軍隊的馬匹供應就有保障了,不用多,有一萬多匹馬就夠了。有錢有糧有馬,當然還缺兵器裝備了,而漢朝的兵器裝備對匈奴來說就是黑科技,整整領先了一代的水平,匈奴輸的真不冤啊!

漢朝當時的冶煉技術很發達,竟然也出現了鍊鋼的技術,漢朝用坩堝煉出高碳鋼材,這種技術英國人在1742年才搞出來可見漢朝當時鍊鋼的技術多麼高超了。因此漢朝計程車兵基本上都用鋼材的刀代替了鐵質或者銅質的兵器,鋼刀的鋒利和好用,我想大家都清楚。再者漢朝士兵的鎧甲也先進,基本上漢朝士兵穿的鎧甲都是鐵質的鎧甲,這鐵質的鎧甲對士兵能起到好的保護。漢朝的武器裝備比匈奴的那是領先一代啊,代差的距離,匈奴騎兵和漢朝騎兵打起來那是相當的鬱悶啊!匈奴的基本上用的武器是木棒,銅質和鐵質的兵器比較少,鎧甲基本沒有啊,幾乎是裸奔的狀態,好的武官能穿上皮甲就很不錯啦,別說什麼鐵鎧甲了,也許只有匈奴的王才穿鎧甲吧!因此匈奴的騎兵對上漢朝的騎兵有多麼的弊屈了。雙方一對戰,別說匈奴手上的木棒被漢朝士兵的鋼刀輕易的砍斷,就算鐵的馬刀也照樣被砍斷,沒等匈奴計程車兵反應過來,就被漢朝士兵砍死了。就算砍到了漢朝士兵也砍不死,人家有鎧甲啊,常常是幾個匈奴士兵換一個漢朝士兵,甚至更多的交換率,真心傷不起啊!這是不按照常規節奏來打啊,匈奴騎兵被打懵了,這不叫戰爭,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啊,反應過來後,趕緊跑啊,可是跑也不是辦法,漢朝也有馬啊,看誰比誰快了。因此匈奴人根本就不適應漢朝高科技武器裝備的打擊,屢屢被漢朝追著打,死傷慘重,到最後都被打出了陰影了,一想到漢朝就害怕,只好灰溜溜的逃到歐洲去了。

漢朝之所以能夠壓著匈奴打,雖然說有武器上的優勢,歸根結底還是漢朝的國力強盛,對科技的重視,任何先進的科技都要國家實力作為後盾,只有國家富強了,才有科技的爆發,才有強大的國防軍事力量,漢武帝擊敗匈奴就是很好的例子啊!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刑部主事2018-12-17 16:29:53

漢朝為了打敗匈奴,前前後後準備了數十年,歷經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等多位皇帝,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才打敗了匈奴。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漢武帝擊敗匈奴後,不僅將匈奴從河西走廊趕了出去,還將匈奴從漠南感到了荒蕪的漠北,匈奴的實力大大受損。

為什麼漢武帝時期能夠打敗匈奴呢?

首先因為從漢高祖劉邦到文帝、景帝時期,漢朝對匈奴實行的是和平政策,透過和親以及貿易的方式去維持雙方的一個基本關係。對內則休養生息,國力逐漸累積。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人口比漢初增加了一倍,征戰所需要的戰略物資也是大大增加。

再者,漢武帝不拘一格使用將才,出身低賤的衛青、霍去病受到漢武帝的賞識成為征討匈奴的主要將領。他們也確實不辜負眾望,成功將匈奴從漠南感到了漠北去。

不過在漢武帝擊敗了匈奴之後,大量的匈奴人歸附漢朝,而這些匈奴人後來又成為滅亡晉王朝的主力。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英潀2019-05-29 12:51:01

準確的來說,漢朝還是一個比較講文化的朝代,在中國鼎盛時期中就有漢朝。文景之治讓漢朝有了一個根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漢朝開闢了許多的疆土。但是匈奴的侵擾,一直是存在的問題。他們會在邊疆搜刮百姓。因此漢人對他們的仇恨還是非常大的。如果在和匈奴打仗時抓到一個匈奴兵的話,除非想獲得什麼軍情,否則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殺掉。如果說到吊打的話,肯定是想逼供出什麼軍情,他們應該會用比較殘忍一點的刑法,比如說鞭刑、烙刑,但是如果真的逼供不出來的話,那可能就是砍頭了。這是我的觀點,謝謝。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超蘇軾2019-04-14 10:55:42

文景之治的強大國力,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衛青霍去病等人的統帥能力,大漢碾壓匈奴的科技。當然最重要,還是大漢子民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小豪長白2019-04-14 19:18:17

一是經文景之治後國富民強,財力雄厚,有了對匈奴用兵的物質基礎。

第二對匈奴有了深入的瞭解。

匈奴屬於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有戰事時匈奴王下令,傳令快騎嘵喻各部,每戶出馬出丁,立刻就能結集起一支龎大的軍隊,無戰事時,兵丁歸戶各牧牛羊,是典型的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沒有常備軍隊的遊牧民族。

而放牧需要,匈奴各部分散在廣闊無垠的大漠之中,方圓百里只有幾十戶牧民,加之沒有發達的通訊系統,匈奴人很難在和平時期應對突發事件。

西漢前期的皇帝只看到了匈奴兵的驍勇善戰,卻不瞭解匈奴地廣人稀的弱點,所以走了和親的道路,雙方罷兵,免於邊境遭匈奴襲擾。

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卻對匈奴的弱點看的非常清楚,果斷對匈奴用兵,衛青、霍去病率兵直插匈奴腹地,措手不及的匈奴根本來不及大規模集結軍隊,只能各部牧民自發迎敵,當然不是漢朝大軍的對手,被殺的狼奔豕突,只能狼狽的逃往西方,越過烏拉爾山進入歐洲。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路小輝2019-06-20 16:13:26

匈奴是最早的北方草原遊牧帝國,從戰國到秦漢,匈奴人一直都徘徊在中原王朝的邊境上,可以說是當時每個皇帝的心結,不過他還是倒在了東漢鐵蹄之下,但是東漢又沒有西漢和大秦的戰力,可是為什麼會被東漢解決掉呢?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這應該就是東漢政府的戰略問題了,其一應該就是把握住了有利的時機。其二,東漢政府不僅自己出兵,還發動了周邊的力量比如烏桓,鮮卑,南匈奴等一起對抗漠北匈奴。其三就是東漢軍隊有其明顯的戰略驅趕意圖,力圖迫使匈奴向西遷移,而非逃往漠北深處,這也使得匈奴喪失了東山再起的條件,不得不倉皇西逃。其四應該是當時的漢朝十分尚武,儒家文化還沒有深入人心。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笑傲人生1008243962019-04-14 23:46:20

強大的國力與國家意義志。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中566578042019-04-18 21:08:58

因騎射不是漢人特長,匈奴卻男女從小就精與此道,漢武帝採取的是多路分兵戰術,先派多路軍隊進攻,似乎決戰樣子,對這些多路進攻的隊伍,計劃就沒想嬴,也贏不了,然後一支精兵直搗匈老窩。基本都用此套路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喜歡書和慢生活的人2019-06-20 16:23:56

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戰役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李息沿黃河北岸前進,採取避實擊虛的戰略,迂迴到隴西,對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軍進行了包圍,完全收復了河南地區,解除匈奴對長安的威脅。 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餘里,和匈奴兵短兵相接,大獲全勝,並攻到祁連山,再次大破匈奴軍,俘虜3萬多人,河西的匈奴貴族損失慘重。 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分東西兩路進軍,深入到漠北作戰,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遠征。衛青北進千餘里,霍去病深入2000餘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殲。經過這次戰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無力大舉南下,再也無力與漢對抗。西漢北部邊界的危險徹底解。

為什麼漢朝能打敗匈奴?山人qqdd2019-04-14 18:13:30

騎兵,富強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