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傳說和神話故事?

蟬的傳說和神話故事?使用者53987808451962022-07-24 03:58:55

嬋的傳說①

距今兩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蟬便已存在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國,也很常見到它們的蹤影,自古也出現了很多關於它們的傳說。夏朝,也就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四千多年前,它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相傳它的國號—“夏”,很可能便是源自於“蟬”這一生物。據說夏朝的第一個王—啟的母親所屬部落的圖騰便是“蟬”的象形字。在後來的甲骨文出土中,也可以看出“夏”字的原型很接近於“蟬”,如蟬的側面一般:觸鬚寬額、帶有網狀似“紗”的薄翼。據此關於“夏”國號的相傳,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古代先民對於蟬,也存在許多想象或是寄託。他們觀察著蟬的生活,發現幼蟬生活在土裡,幼蟬結蛹脫殼,成年後會爬到高枝,鳴聲清亮且高遠,汁液為食。而當它們從黑暗的地底跑到日光下時,卻又只有短暫的一年甚至僅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度過了,在這短暫的時間裡還會抓緊繁衍。帶點悲情的蟲生,讓人們覺得它不食人間煙火,出於汙穢卻又棲身高處,結蛹脫殼似重生。

所以人們認為蟬是一種美好的生物,甚至覺得蟬通靈,將其作為神物;也還常用它作為高潔的象徵,如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寫道的:“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有似曹植者寫《蟬賦》類的來以蟬喻自己的一生,寄託理想和抱負。不僅只是個人的喻品節表情懷,人們也經常透過蟬來表達自己對於國家運道的思考,寄託自己的民族精神,像宋末詞人王沂孫的《齊天樂·蟬》借秋蟬託物寄思,表自己對國破家亡之絕境的哀思。

嬋的神話故事②

傳說在很久以前,知了是不會飛的。一天,它看見一群大雁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十分羨慕。於是就請求大雁教它學習飛翔,大雁高興地答應了。

剛開始,知了學習很認真,大雁教它飛翔的姿勢,知了很認真地聽,漸漸已經能飛離樹梢到另一個樹梢上去了。知了很滿足,覺得這樣就可以了,從那以後大雁再教它的時候,它就不認真學習了,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爬來爬去。

大雁教它怎樣掌握平衡,知了不耐煩的說:“知了!知了!”大雁教它飛翔的技巧,並告訴它:“想飛的高又快最重要的是勤練習……”知了沒聽完就嚷嚷:“知了!知了!”

知了說:“這樹蔭裡多涼快,外面熱死了,等天氣變得涼爽了我再出去練吧!”大雁看著它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飛走了。

秋天來了,樹葉黃了,天氣涼了,大雁要飛到南方去了。知了說:“帶上我吧!”大雁說:“你行嗎?”知了努力的扇動著翅膀,可是它能飛行的距離還只是這棵樹的樹梢到那棵樹的樹梢。

這時候,知了望著大雁在萬里長空飛翔,真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努力學習,懈怠自滿。可是,已經晚了,它只好嘆著氣,唱道:“遲了!遲了!”

蟬叫主要是求偶。炎熱的夏季,成年的蟬棲息於高高的樹枝上,雄蟬腹部有專門的發聲器官,靠震動鼓膜來產生響亮的聲音,可傳遞一公里之遙。而雌蟬不會鳴叫,當它聽到雄蟬的“召喚”之後,馬上飛去,前來相會,完成交配,之後雄蟬就悄然死去,雌蟬在產完卵後也相繼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