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瓷器特徵?

遼代瓷器特徵?使用者14841192093682021-02-27 18:35:55

公元916年,契丹迭刺部首領耶律阿保機(遼太祖)立國,國號契丹。946年,契丹兵南下滅後晉,947年,正式改國號為遼(983-1066年間曾重稱契丹)。125年,遼為金所滅。遼先後與五代、北宋並立,歷時210年。

黃釉葫蘆式執壺

本文所說的遼瓷,是指我國東北地區在遼割據時期設窯燒造的硬質日用瓷器和單色釉、三彩釉陶器以及色釉磚瓦等,它不包括從中原輸入的瓷器和遼朝所燒造的陶器及一般磚瓦等遼代陶瓷在遼朝手工業部門中佔有重要地位。

黃釉劃花提樑壺

遼的設窯燒造陶瓷器皿,大約始於遼太宗朝,燒製陶瓷的造型,既有契丹形式,又有中原形式,這是因為遼國實際上是以契丹人為主要統治階級的多民族地方政權,農業區居民和官手工業工匠又主要是漢人和漢化很深的渤海人。這種社會經濟狀況決定了遼朝燒製的陶瓷造型。

白釉刻花蓮瓣紋壺

屬於中原形式的陶瓷製品,有日常生活用具的杯、碗、缽盤、碟、盒、盆、盂、壺、瓶、罐、盞託、渣鬥、甕、缸等,還有文具硯臺、水盂和玩具棋子、瓷笛、小人、小獸等。大多數是白釉瓷器,也有少量的黑釉、茶末綠釉、綠釉瓷器和黃釉、綠釉、三彩釉陶器。

三彩凸花圓盤

雞冠壺:來源於皮囊,皮囊壺唐代河北邢窯即有製作,遼的雞冠壺,有單孔、雙孔、環梁、橫樑諸式,因單孔式雞冠壺的單孔在雞冠狀內,故名雞冠壺。

白釉雞冠壺

器身有扁有圓,有仿皮囊縫合針腳紋,或飾以貼堆的皮條及帶扣,在斷代上一般多以壺身保留皮囊多白釉、黃釉次之,醬色釉和茶末綠釉為最少。有的白瓷橫樑式雞冠壺,外底則劃有“官”字款。

白釉刻花雞冠壺

盤口長頸瓶、壺:有盤口長頸瓶、盤口長頸穿帶瓶、盤口長頸注壺和執壺。盤口長頸瓶,有淺盤式盤口、立壁式盤口兩種,寬肩斂腹,瓶身較肥,有的瓶身較瘦,均為白瓷製品,有的淺盤式口器底劃有“官”字款。盤口長頸穿帶瓶,口作立壁式大盤口,瓶身較肥,兩側各有穿帶鼻兩個,有的穿帶鼻之間有溝槽,多白釉器,也有綠釉的,白瓷製品者,有的外底有“官”字款。

綠釉弦紋洗口瓶

鳳首瓶:器型有如伸頸斂翼矗立的鳳鳥,上有花式杯口,很像鳳冠,杯口下為結節狀長頸,在長頸上端塑有風鳥的嘴、眼、眉、耳等,瓶身有如風身,寬肩瘦足,底足外展。此種器形當來自西亞,曾見於高昌璧畫,遼瓷製品可能是受回鶻的影響。多綠釉器,黃釉和白瓷製品則不多見。

黃釉鳳首瓶

穿帶扁壺:扁圓形體,上下有長方形小口和小座,兩側有溝槽和穿帶鼻,器身兩面印同心圓組成的星光紋飾,僅見有暗黃釉器一種。在灰陶製品中,有器作扁圓體,正面微凸,背面較平或微凹,上有侈口長頸,下有小圓座,兩側有穿帶鼻一至二個,正面印同心圓飾,尚未發現有釉的。

綠釉馬鐙壺

海棠花式長盤:又名八曲長盤。器作八曲海棠花冠式,平底淺身,寬平邊,多印花三彩釉陶器,白瓷印花者極少,器形可能是受了突厥和回鶻的影響。

海棠花式長盤

三彩印花菱花式盤

暖盤:器作扁圓筒式,上承大盤,下連圓座,平底,圓座沿邊有孔可注沸水,可使食物保溫。有黃、綠釉二彩印花器和白瓷刻花器。

三彩劃花龍紋盤

遼代陶瓷的裝飾,屬於中原形式的器物奪取法中原,有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粉和施單色釉、三彩釉以及白釉綠彩、白釉劃花填黑、白釉畫黑花等。

三彩哨

屬於契丹形式的器物,除上述各法外,最廣泛流行的手法是堆線和塑貼,在器物上飾以皮條、皮扣、皮穗、皮繩、皮雕花飾等,或與劃花、彩畫花、白釉綠彩鐵彩同時使用,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三彩刻花盤

裝飾花紋紋樣,有牡丹、蓮花、菊花、梅花、卷草、蕉葉、草花、葡萄、水波游魚、流雲、火珠、蟠龍、飛鳳、仙鶴、蝴蝶、獸面、龍首圓錢等。

三彩刻花鷺蓮紋盤

其中有的用作陶瓷裝飾的主要花紋,有的則用做鋪助花紋,也有的既做主要花紋而又做輔助花紋的。最喜用的裝飾花紋,以牡丹為主,其次是蓮花、菊花和卷草等。